济源示范区党工委文明办 主办
济源示范区党工委文明办关于印发《关于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结对帮扶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各片区管理办公室党组,各镇、街道党委(党工委),区党工委各部委,区直各单位党组(党委),区重点企业和高等院校党委,各人民团体党组:
现将《关于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结对帮扶工作的指导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济源示范区党工委文明办
2021年1月11日
关于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结对帮扶工作的指导意见
根据济源示范区文明委《关于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的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为有效推进文明单位结对帮扶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行动,现将有关意见制定如下:
一、工作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十九届二中、叁中、四中、五中精神,以群众满意为根本标准,围绕服务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围绕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结合各单位的特点和优势,实施一批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明实践活动,有效传播党的创新理论、方针政策、主流价值、优秀文化、文明风尚、法律法规、科学技能,切实提高群众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法治观念,为中原更加出彩济源出重彩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丰润道德滋养、良好文化条件。
二、主要任务
各文明单位(校园)根据分包任务,结合文明单位创建测评体系中对志愿者注册和常态化开展活动的要求,把机关志愿服务向基层延伸,优化文明实践项目,建强志愿服务队,推进文明实践站建设提升,打造文明实践示范站。
(一)实施理论政策宣传活动。贴近农民群众思想实际和生产生活实际,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通过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和实践活动,深入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人们增强“四个自信”,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决心。围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宣传活动,把理论政策宣讲与文化文艺活动、法律服务、科技科普活动、卫生健康服务等相结合,让群众在参与体验获得中增进理解,真正把科学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各单位要主动培育1-2名理论水平、政策水平较高的同志,到结对实践所、站开展宣讲活动,并积极向示范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推荐宣讲师。
(二)实施文明乡风培育活动。各单位要深入联系指导的实践所、站,找准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短板,有针对性地开展“培养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文明实践活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深入开展移风易俗,帮助农村完善“一约五会”,规范红白事办理标准,遏制高价彩礼、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封建迷信等陋习。常态化开展孝善敬老活动,关注困难老人生活,为他们送去关心关爱。协助村中开展“乡村光荣榜”等评选表彰活动,提供一定的物质奖励。积极开展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养成行动,广泛参与清洁家园活动,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力度,建设美丽乡村;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教育群众勤洗手、勤洗澡,实施垃圾分类,保持个人和家庭卫生干净整洁,拒绝食用野生动物,做文明向上的新时代好公民。
(叁)实施文化文艺活动。广泛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让群众在多姿多彩、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中获得精神滋养、增强精神力量。通过将文化送到群众身边、开展公益培训、组织民间文化赛事等方式,挖掘培育民间文化能人,助推村、居、社区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发展;深化拓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有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同组织开展民间艺术、民俗表演项目、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广泛开展新时代广场舞、小戏小品展演、戏曲会演、群众体育比赛等活动,提振广大群众的精气神。
(四)实施法律援助活动。加强法制宣传教育,重点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阐释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问题;开展宪法学习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基层干部群众法治观念,提高基层干部群众法治素养,引导基层干部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将《民法典》中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进行宣传解读,提升人民群众对《民法典》的知晓率,发挥《民法典》“社会百科全书”作用,真正让群众感受到“法律就在我身边”。
(五)其他志愿服务活动。一是实施“学习时间”文明实践项目。承办“学习时间”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结合部门特点和群众需求,围绕一个主题,深入实践站开展理论宣传、技能培训等活动,提前将活动相关信息向示范区文明实践中心报备。二是实施惠民活动。围绕贴近民生需求,扶贫助困、惠民利民,组织实施一批关爱与帮扶类志愿服务项目,重点在教育、文化、科技、医疗、法律、健身等方面经常开展免费咨询、培训、援助、演出等活动。叁是开展定向帮扶。围绕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特殊人群,设计专门配送类的志愿服务项目,根据需求开展“一对一”或“多对一”结对帮扶活动;四是参与文明实践站建设。积极为实践站建设提升和活动开展提供指导,协助其制定整体方案;积极为群众开展文明实践活动提供所需的图书、文体活动设施、奖励物品等,在硬件建设方面给予一定的资金和物质支持。
叁、具体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依托本单位本系统志愿服务队,每月至少走进1次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活动。机关党员干部要带头下乡服务群众,同时广泛动员本单位本系统的退休干部、企事业单位职工、职业学校师生、行业协会专业化人员等各方面力量,走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活动开展要求实求效、避免形式主义,机关党员干部每次参与率不少于20%,各单位明确1名分管领导负责此项工作,明确1名联络员,积极与所结对帮扶的实践站进行对接。
2.提升项目效果。各单位要瞄准群众需求、发挥各自优势,认真设计志愿服务项目,组织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需按照志愿服务项目流程,在济源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平台发布信息,开展宣传,招募志愿者,并在项目实施一段时间后进行群众满意度调查。所有项目实施时间原则上为工作时间以外,工作时间以内平台将不对项目进行审核。“学习时间”项目使用示范区文明实践中心推出的统一的标识。请各单位于1月底前向示范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报送重点实施的文明实践项目概况及进展情况,以后每季度报送一次项目进展(表格附后,报送邮箱:箩测飞尘蝉箩蔼163.肠辞尘)。各单位结对帮扶文明实践活动开展情况,人员注册情况及人员参与率将严格依托济源文明实践平台进行统计。
3.完善激励机制。对参加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的优秀志愿者、优秀项目、优秀队伍,示范区党工委文明办每年在评选表彰志愿服务先进典型时将纳入优先考虑对象,并积极向省文明办、中央文明办推荐。此项工作列为文明单位测评体系中的志愿服务和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项目,根据任务完成情况及群众评价获得相应的分值。大力宣传各单位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好经验好做法,生动报道活动成效和群众评价,不断提高活动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济源示范区党工委文明办主办
豫滨颁笔备10203745